触目儆心
![触目儆心](/d/file/titlepic/chengyu32546.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出处清·林则徐《拿获行动盗犯袁溃等审明定拟折》:“并将各犯首级在于上下游干革命枭示,俾各触目儆心。”
基础信息
拼音chù mù jǐng xīn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ㄐ一ㄥˇ ㄒ一ㄣ
繁体觸目儆心
感情触目儆心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近义词触目警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经邦论道(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触目儆心的意思解释、触目儆心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