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奉为圭臬奉为圭臬的意思
fèngwéiguīniè

奉为圭臬



奉为圭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则。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例子适应之说,迄今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坟 人之历史》)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wéi guī niè

注音ㄈㄥˋ ㄨㄟˊ ㄍㄨㄟ ㄋ一ㄝˋ

繁体奉為珪臬

正音“奉”,不能读作“pěng”;“为”,不能读作“wèi”;“圭”,不能读作“wā”。

感情奉为圭臬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十分信奉。

辨形臬,不能写作“白木”。

辨析奉为圭臬与“奉若神明”有别:奉为圭臬可当作行为准则;“奉若神明”重在崇奉膜拜的程度;有盲目信奉的意思。多含贬义。

近义词奉若神明、奉为楷模

反义词视如敝屣、视如草芥

英语regard as the standar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奉为圭臬的意思解释、奉为圭臬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坐薪悬胆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心灰意懒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纵横开合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正身明法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头露面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遁入空门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一场空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千丝万缕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缠绵悱恻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升官发财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