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姿的成语故事


蒲柳之姿

拼音pú liǔ zhī zī

基本解释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蒲柳之姿的典故

东晋时期,扬州刺史殷浩请顾悦做官,顾悦重义守信,倾注全力处理政务,长期的劳累使得30多岁的顾悦满头白发。殷浩劝他注意身体。顾悦在殷浩的引见下见到年纪相仿的简文帝,简文帝感到诧异。顾悦说皇上是松柏之质,他是蒲柳之姿经不起风霜。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蒲柳之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及时应令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悬而未决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材轻德薄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举善荐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