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事行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tīng shì xíng
基本解释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出处《韩非子·说疑》:“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
暂未找到成语言听事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听事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脆而不坚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
乐道安命 |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
浇风薄俗 |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
床上安床 |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
反唇相稽 |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恶衣恶食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气充志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
进本退末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
遁世离俗 |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
空谷传声 |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