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所指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n rén suǒ zhǐ
基本解释指:指责。许多人在指责。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千人所指的典故
西汉晚年轻美貌而又善于奉承的待臣董贤,受到汉哀帝的宠幸。哀帝每次外出,总要与他同乘一辆车;在宫内,一刻也少不了他,简直是与他形影不离。
董贤得宠后;他的家人也跟着享福,妻子被召进宫内享乐,妹妹被选为纪子,父亲封候赐爵,岳父和小舅于也当了高官。哀帝还特地为他造了一座富丽的住宅,宅内装饰极其考究,屋柱和窗格都用绵缎包裹;四方进贡的宝物,宁愿自己用差一些的,而把最贵重的赐给董贤。
尽管如此,哀帝觉得对他还不够好,想找机会封他为侯。不久,机会终于来到了。
哀帝没有儿子,又体弱多病,东平王和王后串通起来搞迷信活动,暗地里沮咒他早日死去,东平王好即位称帝。不料,这件大逆不道的事被两个朝臣知道了,他们联名写了一道奏章,通过大监宋统向哀帝告发。结果,东平王畏罪自杀,王后被处死。
事后要论功行赏,有人迎合哀帝心意,建议把通过太监宋统送奏章改为通过董贤送,这样,便可封董贤为侯。哀帝听了大喜,亲自起草了一道沼书,把董贤和那两个朝臣一起封为侯。
沼书下达后,丞相玉嘉和御史大夫贾延竭力加以反对。他们建议让朝官讨论,董贤在揭露这一阴谋中是否有功、该不该封侯。哀帝心虚,不敢这样做,只好把这件事搁起来再说。
公元前2年,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以傅大后有遗命为名,加封给董贤二千户王嘉接到诏书,把它封起来退给哀帝,并又进行劝谏。他在奏章中写道:
“董贤靠着陛下的宠幸,骄奢放纵,毫不收敛,恶名远扬,引起四方公愤。俗语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为他今后的下场寒心。望陛下考虑到祖宗创业的艰难,别再这样做了!”
王嘉这一行动,极大地触怒了哀帝。哀帝派使者逼王嘉服毒自杀,王嘉严词拒绝,在狱中绝食身亡。
哀帝治死王嘉后,没有人再敢向他直言进谏了。于是他任命董贤为三大公之一的大司马,这时董贤才过二十二岁。从此,董贤操纵朝政,所有奏章都要通过他才能给哀帝,连新任的丞相对他也惧怕三分。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要和哀帝平起平坐了。
但是,董贤的好景不长。这种状况继续了一年多时间。公元前1年哀帝病死,董贤失去靠山,王太后罢了他的官。被罢官的当天,董贤就和他的妻子恐惧自杀。抄没的家产变买下来,竟达四十三万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人所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干净利落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倒栽葱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个不提备,跌了一个倒栽葱,把一个小孩子也丢在路边啼哭。” |
石枯松老 |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
嘘寒问暖 |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
阿世取容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明知故问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销声匿迹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
无时无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
胆寒发竖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