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方之训
![义方之训](/d/file/titlepic/chengyu27279.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例子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
基础信息
拼音yì fāng zhī xùn
注音一ˋ ㄈㄤ ㄓ ㄒㄨㄣˋ
繁体義方之訓
感情义方之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治丝益棼(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反复无常(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义方之训的意思解释、义方之训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奸夫淫妇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指淫乱的男女。 |
经纬万端 | 比喻头绪极多。 |
淫辞邪说 | 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