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


拼音yì lǐ
注音一ˋ ㄌ一ˇ

繁体義理

义理

词语解释

义理[ yì lǐ ]

⒈  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

以义理咨访。——清·刘开《问说》

argumentation;

引证解释

⒈  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
《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

⒉  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汉书·刘歆传》:“及 歆 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三国 魏 王肃 《<孔子家语>序》:“自 肃 成童,始志于学,而学 郑氏 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

⒊  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復不得,於閒暇有时得。”
《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 宋 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⒋  文辞的思想内容。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於差美。方之於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

⒌  犹道理。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
《水浒传》第三六回:“赵 家那廝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
郭沫若 《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国语辞典

义理[ yì lǐ ]

⒈  微言大义之理。

如:「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

⒉  道德公理。

《淮南子·泰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

⒊  内容、意义。

《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分字解释


※ "义理"的意思解释、义理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情义理武士道毅力,被这些桎梏束缚的人生是多么滑稽,多么可笑!然而,正是在这些束缚之下,人生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2.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3.他们的诗篇召唤着我们在世人的心中树立起持久和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去重新构想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建立一种以各民族特性及文化多样性为灵感源泉的人本主义理念。

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5.他不可能派兵去扼杀民族主义理想。

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7.义理之性“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但由于个体禀气有偏正、纯驳、昏明、厚薄之别,因而气质之性便各有不同,有善有恶。

8.在党内改革派和共产主义理论家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之后,这项财产法案得到通过。辩论暴露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裂痕。

9.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经历了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象的主要对象从工人到农民的教育转化过程。

10.尽避这一理论不曾也不打算动摇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根基,但它将自由主义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暴露无遗,部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