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一文


拼音yī wén
注音一 ㄨㄣˊ
词性名词

一文

词语解释

一文[ yī wén ]

⒈  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一篇文章。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方言。一块银元。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广州方言:一块银元,呼作一文。”指一句文辞。

引证解释

⒈  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淮南子·说林训》:“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驥一毛,不知善走。”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王子 所辑虽不多,见虎一文,亦足慰君于地下矣。”

⒉  一篇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陈书·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⒊  指一句文辞。

《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唐 孔颖达 疏:“是一文而有二意。”

⒋  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汉 世 刘宠 作郡有政绩,将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钱出送, 宠 各受一文。”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是一年前,也是赌输了,身边并无一文,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

⒌  方言。一块银元。

徐珂 《清稗类钞·方言类》:“广州 方言:一块银元,呼作一文。”

国语辞典

一文[ yī wén ]

⒈  一条斑纹。

《淮南子·说林》:「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⒉  一篇文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
《陈书·卷二六·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⒊  旧时称钱一枚为「一文」。

分字解释


※ "一文"的意思解释、一文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2.黄裳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特撰《宿诺》一文,纪念这一温馨往事。

3.网络是个被文人雅士吹呼得神乎其神的地方,也是个被同样的文人雅士贬斥得一文不值的地方。

4.他这个人一文不名,怎么可以与我比呢。

5.文学史中有这样一类现象,作家生前,默默无闻,一文不名,死后某时却突然声名显赫,作品一时洛阳纸贵,成了文界新宠。

6.正因为如此,哥哥对别人特别刻薄,就是对佃户,也是大秤小斗,有穷人上门乞讨,他从不施舍一分一文。

7.闪闪微弱的灯光,犹如心中余爱,脆弱的可怕。不想面对,不想过去,可是还是会想到你。思念变的不值一文,内心变的破碎不堪。

8.事实上,“踵事增华”这一文学发展观至少包含三种实现方式,即断章取义、百川灌河及薪尽火传,且这三种实现方式都包含着一种“新变”的成分。

9.友情一经被精明所利用,便会像钻石变成了碎玻璃一样不值一文。

10.承诺没有统一售价,有时候一文不值,有时候千金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