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对策


拼音duì cè
注音ㄉㄨㄟˋ ㄘㄜˋ

繁体對策
词性名词
港台對局

对策

词语解释

对策[ duì cè ]

⒈  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商量对策。

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countermove;

⒉  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answ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对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 汉 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餘人, 弘 第居下。策奏,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
《汉书·萧望之传》“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唐 颜师古 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宋 叶适 《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 公 十朋,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

⒉  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

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国语辞典

对策[ duì cè ]

⒈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鼌错对策,蔚为举首。」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

⒉  对付的策略方案。

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分字解释


※ "对策"的意思解释、对策是什么意思由新华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那以后,食品加工者就想处了五花八门的手段来规避标识规则已达到迷惑引诱消费者的目的。

2.英国在由产业革命引起的使人手足无措的社会弊病面前所采取的对策,在世界上仍是极为罕见的.

3.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4.走私、贩私、盗版、侵权日益猖狂,他大声疾呼,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共谋对策。

5., 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6.“老鼠心态”毕现;另一方面,这些“化妆”的“四风”问题,以更加隐蔽的方式登场,既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智慧结晶”,更是作风问题沉滓泛起的基础。

7.鉴于红枫湖等水库水环境变异的深刻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8., 图书馆要以创新的思路和手段变革图书情报工作,自觉服务于对策研究这个中心。

9.公司拨乱反正的对策,一旦公开,可能更吸引投资者。依我看来,后果只会是有利的。

10.对氯代异氰尿酸除尘设备冒烟事故的起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相关试验找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出安全防范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