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校
词语解释
雠校[ chóu jiào ]
⒈ 校雠;校对文字。
例雠校传记。——《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英proof rea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讐校”。校勘。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而患其谬误,惧乖典章,乃博选诸儒 刘珍 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餘人,诣 东观 讎校传记。”
《文选·左思<魏都赋>》:“讎校篆籀,篇章毕覿。”
张载 注引《风俗通》:“案 刘向 《别録》:讎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繆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明 归有光 《题<星槎胜览>》:“凡书类是者,予皆不惮讐校,卷帙垢坏,必命童子重写。”
梁启超 《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以至 太仓 顾氏、泰兴 季氏 等,咸蓄善本,事讐校,自此校书、刻书之风盛於 江 左。”
国语辞典
雠校[ chóu jiào ]
⒈ 校对文字。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雠校篆籀,篇章毕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逮汉成留思,子政雠校。」
近校对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丰收的近义词(fēng shōu)
成果的近义词(chéng guǒ)
目瞪口呆的近义词(mù dèng kǒu dāi)
大作的近义词(dà zuò)
决绝的近义词(jué jué)
实施的近义词(shí shī)
欣欣向荣的近义词(xīn xīn xiàng róng)
微乎其微的近义词(wēi hū qí wēi)
永远的近义词(yǒng yuǎn)
建议的近义词(jiàn yì)
奇特的近义词(qí tè)
通常的近义词(tōng cháng)
切切的近义词(qiè qiè)
晚年的近义词(wǎn nián)
连年的近义词(lián nián)
路过的近义词(lù guò)
配置的近义词(pèi zhì)
本身的近义词(běn shēn)
亲热的近义词(qīn rè)
纯粹的近义词(chún cuì)
庞大的近义词(páng dà)
今后的近义词(jīn hòu)
单纯的近义词(dān chún)
工作的近义词(gōng zuò)
温情的近义词(wēn qí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