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清代]:李因笃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太行西北山北來,中有淩空之高台。月挂蒼岩龍虎嘯,雲生赤迹風雷哀。
千松萬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縱目清涼在霄漢,摳衣靈鹫逼蓬萊。
鹫嶺後閣屹如峰,九蓮閣中瞻聖容。莊嚴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為恭。
炎山忽飄孤嶼雪,靜夜時落翠微鐘。秋色蒼茫吊餘址,夕陽明滅懷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載,太後齋居多光彩。内啟祠嘗恩不遺,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輔,兩宮敕賜兼鼎鼐。時移物換凋碧梧,篆冷灰飛逐滄海。
出門惟睹白雪飛,澗水松風聽不違。攀弓抱劍悲相向,鶴駕鸾旂久未歸。
此刹翻同靈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見畫壁金鋪光照眼,貝花隐隐發靈機。
唐代·李因笃的简介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 李因笃的诗(45篇) 〕
明代:
尹台
屡回山谷阻,时复得幽村。路转松杉密,疃开芋秣繁。
人烟通绝岭,草树豁高原。莫问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屢回山谷阻,時複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
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清代:
史承谦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
登临倦了。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
槐花忽送潇潇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
登臨倦了。隻一點愁心,尚留芳草。鬥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
明代:
袁凯
江南好,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
汝出取鱼与雁凫,养我堂上姑。
江南好,流水中有鯉魚與雁凫。
汝出取魚與雁凫,養我堂上姑。
:
王阮
武夷山下孤高节,五老亭中抚字心。
出处本来无二致,讵分钟鼎与山林。
武夷山下孤高節,五老亭中撫字心。
出處本來無二緻,讵分鐘鼎與山林。
宋代:
李之仪
数亩田荒积渐耕,常忧坝损害垂成。传闻赵魏推盟主,便觉如云照眼明。
數畝田荒積漸耕,常憂壩損害垂成。傳聞趙魏推盟主,便覺如雲照眼明。